新闻详情

东莞跨江通道项目建设稳步推进

发布时间:2025-06-23 浏览次数:

  在东莞万江街道,由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中交四航局”)承建的东莞市鸿福西路-银龙路跨江通道工程(以下简称“东莞跨江通道项目”)施工现场正如火如荼作业着,项目团队正带领300余名建设者奋战一线,机械设备轰隆作响,施工车辆来回穿梭,各作业面井然有序推进。目前,东莞跨江通道项目已顺利开启水中段施工,是继南北岸工作面全面打开后,又一关键性工程进展,标志着项目全线施工进入新阶段。

东莞跨江通道项目建设稳步推进

  东莞跨江通道项目效果图。

  四十载奋笔春秋,刻画莞邑大地交通脉络;新时代强国担当,助力东莞发展提质增速。作为驻粤央企,中交四航局与东莞同频共振,积极参与建设现代化新东莞。

  东莞跨江通道项目是东莞市首条沉管隧道项目,也是东莞市加快推进交通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任务之一。该工程位于东莞市西北部,为连接万江和南城之间的城市主干路隧道工程。项目主线总长度约1.87千米,其中隧道全长约1.54千米,设计速度50公里每小时,为双向6车道,水上沉管段长210米,由3个管节组成。该通道建成后,将树立东莞交通建设新标杆,优化城市交通布局,完善越江体系,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发展,助力中心城区“拥江发展”战略落地,加速“南城CBD-万江科创带”产城融合步伐,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。

  “虽然项目施工量大,工期紧张,涉及专业多,技术要求严格,但我们有信心通过科学管理,精细组织施工,将项目打造成安全、环保和质量过硬的标杆工程,为东莞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。”曾参建港珠澳大桥、深中通道的中交四航局东莞跨江通道项目相关负责人张文森介绍道。

  面对制约项目推进的难点、堵点、痛点,项目团队在东莞市城建工程管理局、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和万江街道等单位的统一指导下,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,主动出击,提前梳理项目建设前期的重难点问题,快速解决了临时用地办理、管线迁改、交通疏导等关键事项,接连完成首件格栅地连墙施工、护岸第一次临时防洪体系转换、北岸隧道B匝道地连墙围护结构施工、南岸二期鸿福西路首期道路交通导改等多个重要节点,实现安全、质量、进度等多线并进,为优质、安全、绿色推进项目建设打下坚实基础。

  在高标准、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,中交四航局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,全力打造民生工程,用心增进民生福祉。

  在东莞鸿福路项目施工现场一侧,茂密的树林郁郁葱葱,枝叶相互交织,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斑,与远处正在施工的现场交相辉映。

  由于项目施工用地开挖涉及多处城市绿植生长区域,为同步“抓起”工程施工任务与环境保护责任,项目团队秉持绿量优先、树木覆盖率优先的原则,提前规划出9600平方米土地作为苗木迁移区,通过有序开展树木迁移,力求在满足项目建设需求的同时,守护好城市的生态环境。“迁移期间,我们为各类的绿植量身定制迁移方案,希望最大程度地提高树木的存活率。”工程部部长吴宇恒介绍道。

  同时,针对迁移后树木出现的叶子发黄、枯萎问题,项目团队逐项排查找出病症所在,及时调整切割方式并做好相关保护措施,最大程度减轻对树木的影响。如今,经过一年半的努力,项目已顺利将1284棵树安全迁移至指定区域。“我们将继续秉持施工生产与城市环境保护并行理念,积极履行社会责任,全力打造绿色工程。”望着郁郁葱葱、茁壮成长的树林,张文森说道。

东莞跨江通道项目建设稳步推进

  “诚心城益”房屋微改造党建公益活动。

  自项目开工以来,项目团队在东莞市城建工程管理局的支持下,积极履行社会责任,主动参与“诚心城益”房屋微改造党建公益项目,帮扶道滘镇昌平村、虎斗村和万江街道曲海社区等四户贫困户开展墙面粉刷、坐便器安装、房梁加固以及安装新大门等微改造工程,以实际行动彰显央企服务地方发展、助力民生改善的使命担当。“特别感谢东莞市城建工程管理局和中交四航局的关心和关爱,给这些家庭重新粉刷了墙面、安装了坐便器,让老人的生活更方便、更安全。”虎斗村村委负责人由衷感谢道。

  自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东莞市场,中交四航局先后参与建设沙角电厂、虎门港和广州港新沙港区等,以一座座港口码头鼓起东莞“向海图强”的新风帆;积极承担东莞水生态五标、污水管网完善工程六标建设,以一条条管网奏响东莞“绿水青山”的新乐章,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增添“东莞动力”。

  编辑:李旭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