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田安高速全线最大承台完成浇筑
6月26日,历经70.5小时的昼夜奋战,由中铁十八局二公司承建的福建大田至安溪高速公路建设特大桥11号主墩大体积承台顺利完成浇筑,该承台为田安高速公路桥梁最大承台。
建设特大桥为田安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,坐落于大田县广平镇与建设镇交界的复杂地形区,桥址区下穿既有矿区、溶洞溶腔发育,地质条件极为复杂,施工难度极大。该桥11号主墩承台采用左右幅整体式承台设计,38根桩基础纵横交错排列(纵向7排、横向6排),形成宽35.25米、长41.5米、高5.8米的不规则七边形承台结构,设计绑扎钢筋总量为1211.3吨,混凝土浇筑量为8005.5立方米。
为啃下这块“硬骨头”,中铁十八局二公司田安高速公路项目管理团队提前谋划、精准施策。浇筑前,项目技术骨干与建设单位、设计、监理、代建等单位人员以及施工班组负责人进行反复研讨,从原材料准备、混凝土配合比的“双掺”优化、浇筑工序编排到设备资源调配等进行精细化部署;针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温控失衡、冷缝及天气突变等潜在风险,制定多套应急预案;严格把控砂石、水泥、矿粉等原材料质量关,并通过组织多轮技术交底与安全演练,确保参建全员做到“心中有数、操作有底”。同时,项目创新采用“智能温控+立体支撑”技术体系,在承台内部埋设5层直径48毫米的薄壁冷却水管及智能测温设备,实时监测并调节内部温度;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的高侧压力与不规则结构特点,运用“定制钢模+对拉螺栓+节点强化+动态监测”三位一体的加固方案,有效抵御高侧压力,保障模板稳固与混凝土成型质量。
浇筑期间,施工现场呈现出紧张有序的攻坚态势:3台混凝土输送泵马力全开,分层分段推进浇筑作业;多台振捣设备高频作业,确保混凝土均匀密实;项目技术人员手持测温仪、坍落度筒,对混凝土性能指标进行实时监测;党员先锋队带头组建24小时轮班小组,驻扎现场协调解决突发问题,以“人停机不停”的决心保障浇筑全程高效推进。
田安高速公路全长约72.5公里,建成通车后将串联起泉南和莆炎高速公路,成为连接三明、泉州和厦门港口城市群的纵向通道,对完善福建省高速公路网络布局、加强区域交通联系、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